景德镇革命遗址遗迹
陈毅在景德镇下榻处遗址(原市工商联)
图片1

  陈毅,名世俊,字仲弘,1901年8月26日,陈毅在四川省乐至县劳动镇出生,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毅同志是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革命武装新四军的创始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是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政委,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外交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
陈毅瑶里旧居座落于离市区51公里处瑶里镇曹家坦村,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刚进村时,可以看见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新四军瑶里改编的光辉历史,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旁边矗立了一块纪念碑,是中共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于1988年5月敬立,碑文是“瑶里改编纪念碑”,碑文由陈毅同志的儿子陈昊苏撰写。

走过河中小桥,沿着古街,可以到达陈毅旧居。陈毅旧居原名敬毅堂,兴建于清朝嘉靖年间,系二重堂式砖木结构瓦房,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属当地登仕郎——吴容光家的“敬义堂”,是吴家专为子孙后代苦读寒窗、求仕进弟,获取功名富贵而设的书斋。建筑风格朴素大方,装饰精美雅致,反映了屋主人儒雅的审美情趣。园中种植有桂花一本,寓意家中如有中举的世子,好似蟾宫折桂,将受到世人的尊捧,鼓励子孙读书入仕,功成名就。

刚进陈毅旧居可以看到它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徽派古建筑,旧居大门悬挂有“陈毅旧居”金漆大字横匾,右下方标有“新四军驻瑶里办事处旧址”,左下方是被景德镇市列为“革命历史教育基地”牌匾和2004“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委员会颁发的“景德镇瑶里新四军改编旧址”牌匾。同时这里还是当地人们接收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辈思想熏陶的场所。

陈毅旧居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四军瑶里改编和陈毅生平展览。陈列馆前庭安放着陈毅元帅的青铜铸像,厅内重点主要讲解瑶里改编的历史背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新四军的组建、以实物展出陈毅在瑶里从事革命工作、生活、学习及有关的照片,还有游击队员使用过的枪械用具等。第二部分是陈毅同志当年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厅的右方是陈毅及警卫员就餐的地方。二楼是陈毅和警卫员居住的地方。中间摆放一张八仙桌,四条长板凳,是陈毅当年会客的地方。他经常在这与地方党组织的同志促膝谈心。在陈毅的卧室里,陈毅同志身居寒舍,心怀天下。在这里度严寒、伴孤灯,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他思虑着坚持游击战争的部队的命运和前途,担忧着在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未来,时时刻刻想到的都是党的事业和革命的前途。就在这幢楼里主持中共皖赣特委会议。

1937年初,日本加紧了对中国侵略的步伐,中华民族到了紧急关头。全国各地要求一致抗日的呼声更加高涨。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所起的重要作用和真诚有所感悟。在1937年底,国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中共中央将当时分布在赣、皖、闽、浙南方四省的游击队统一成立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陈毅同志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军分会的副书记。曾于1937年11月与1938年2月两次来到瑶里,领导在赣、皖、闽、浙南方四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进行改编,为了宣传国共两党合作诚意,达到“抵御外敌,共同抗日,”的目标。陈毅同志利用这次机会,特地邀来与陈毅、聂荣臻同一时期赴法国勤工俭学,时任国民党军26师政治部主任的胞兄陈孟熙一同来到瑶里。在瑶里陈氏宗祠内共同举行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动员大会,参会人员多达1000多人,陈毅和陈孟熙分别宣读联合抗日宣言,共同鼓动国共两党军民一致联手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动员大会结束的当晚,兄弟俩一起来到旧居共进晚餐。由于两人分别许久,这次相遇使得兄弟二人无话不谈,谈到了小时候的四川老家、法国勤工俭学时的回忆,两人在敬义堂促膝夜谈,直到深夜。

随着时间的流逝,房屋的结构有些老化,踩在楼板上可以听见楼板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有的陈设已经损坏。值得庆幸的是当年文革时期,此幢楼是属于瑶里学校使用,作为老师的宿舍,现才得以保存完好。

然而,在这里,一代伟人和英雄陈毅元帅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他踏遍了瑶里的崇山峻岭和瑶河两岸的青石古道,在纵横交错的小街深巷中,在一幢幢古朴别致的民宅中都留下了他英雄的身影和豪爽的笑声……,这一切的一切融汇在瑶里秀美的山水和淳朴的古镇古村之中。瑶里是孕育英雄的地方,英雄的光辉也将永远照耀着瑶里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