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网站
景德镇线上博物馆 · 景德镇云誌
欢迎投稿 提供资料 · 建设最全景德镇信息库

【建置志】第三章行政区划:第一节城 区、第二节郊区

2020-12-26
8次

第三章 行政区划

第一节 城区

景德镇之名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事载《宋会要辑稿》:“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景德是宋真宗的五个年号之一,用皇帝的年号命名城镇,说明当 时皇朝对镇的重视,而且这个名称能延续到现在,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由于瓷业的发展, 宋以来景德镇即成为全国的名镇之一。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将作院立浮梁瓷局,掌烧造瓷器。

明洪武间,设御厂置官督造。元、明历朝都设官管理,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烧造中心,镇区发展,人口增加。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改御器厂为御窑厂,到十七年终止。康熙十九年(1680年),令厂储司郎中、主事,二部虞衡司郎中、笔帖式等官员驻厂督造瓷器。后饶州府在景德镇设饶州同知衙门分司,饶州府同知驻扎景德镇厂署。浮梁巡检司亦从桃墅移勒功街再迁入景德镇兼管窑务。

嘉庆二十年(1815年),镇区已有可观规模,蓝浦著《景德镇陶录》中说:“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十三里,故又有陶阳十三里之称”。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景德镇“烟火近十万家,窑户与铺户当十三、七,土著十二、三,依地域乡族关系组成 的会馆、公所、行帮也大批涌现,现已知的有27个,都分布在镇的四隅,到宣统元年(1909年),镇内有同知驻防、巡检协防、把总专防、外委把总协防,并设有厘局、厘卡和盐卡。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曾于21年(1932年)8月1日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颁布《各. 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保甲之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十户为甲。甲设甲长,十甲为保,保设保长”。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23年11月7日,正式宣布国民党统治区各省市一律推行保甲制度。江西保甲制度应略早于这个时间,主要原因是国民党政府出于反共而采取的措施。如19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颁发“剿共”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推行保甲制度来清査户口和严密民众的组织。21年8月间,公布推行保甲条例,规定了各种呈报表格格式,制订保甲规约,并把有关县划分为若干区O1934年4月,南昌行营核准江西省编组保甲实施办法,保甲以10至33为单位。24年,全省共设269066个甲,11584个保联,461个区。

景德镇市现代保甲兴起时间与全省相同。民国18年已设区。22年,景德镇市(含原浮梁县、景德镇)共有6个区,23个保联,347个保,3178个甲。以后历年宥所变动,具体情况如下:

景德镇为第一区,区内于民国24年划为4个镇,直到30年。

第一镇19保,162甲,2087户,17799人;第二镇11保,102甲,1570户,15480人;第三镇20保,236甲,3331户,18320人;第四镇18保194甲2958户,15959人;总计68保,694甲,9946户,67558人。

民国37年,浮梁全境共有1镇17乡,1镇即景德镇,17乡为里仁、南安、寿安、三龙、新平、南溪、墩口、天宝、东埠、瑶里、兴福、峙滩、乐农、福西、全民、新政、桃墅等乡。

民国22〜37年保甲情况统计表

年 份

区数

乡镇数

保联数

保数

甲数

其中水上区

保数

甲数

民国22年(1933年)

6

 

23

347

3178

 

 

24年

6

22

23

283

2745

 

 

25年

6

 

22

237

2210

28

271

26年

 

 

 

 

 

30

282

27年

6

 

22

264

2411

 

 

28年

6

22

 

264

2403

 

 

29年

6

22

 

251

 

 

 

30年

5

4镇18乡

 

 

 

 

 

34年

5

18

 

248

2480

 

 

37年

5

18

 

220

2516

 

 

 

1949年建立人民政权,5月4日成立景德镇人民市政府,直属赣东北行署,为地级市。11日,将全市划为北市区、中市区、南市区、并分别成立区政府。区下共设25个街公所,北市区辖1至9街,中市区辖10〜17街,南市区辖18〜25街。6月6日市政府改称“景德镇市人民政府"。9月赣东北行署撒销,浮梁专区的全部与鄱阳专区的部分地区合成乐平专区,景德镇市属乐平专区管辖,并改景德镇市为县级市。10月,景德镇市撤销区建制,将25个街合并成立10个街,原北市区的一街仍旧,二街、三街、四街合并为第二街,五街、六街 合为第三街,七街、八街、九街合为第四街;原中市区的十二街、十三街、十四街合为第五 街,十六街、十七街合为第六街,十街、十一街、十五街合为第七街,十八街、十九街、二十街 合为第八街,二十一街、二十二街、二十三街合为第九街,二十四街、二十五街合为第十街。 同时废除保甲制,改为坊、组等居民组织,居民小组以25至30户组成,每坊辖十几个居民小组。11月,地区机关移驻景德镇,乐平地区改称浮梁地区,景德镇市属浮梁地区领导。

1952年9月浮梁地区与上饶地区合并,称上饶地区。景德镇市属上饶地区管辖。同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街一级政权,共设8个街政府,市郊区则为街公所。城区 街道共有93个坊,689个居民小组。

1953年,景德镇市成为省辖市后,7月1日,全市成立一区(太白园一带)、二区(麻石弄一带)、三区(苏家弄一带)、四区(石狮埠一带)和水上区,为一级政权,同时撤销原设的街政府。12月,又将4个区合并为3个区。1954年5月,成立市郊区人民政府,下辖四图里、小港嘴、新厂、青塘、石岭、官庄、银坑、三宝、里仁等9个乡。原城市街道的坊,按国家规定改为居民委员会。4个区共设83个居民委员会和港籍委员会。

1956年2月,根据全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的规定,撤销5个区政府,成立太 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和水上、市郊6个街道办事处,为市人民委员会的派岀机构。3月,波阳县的古城乡划入市内。

1959年9月筹办城市人民公社,至11月提出方案,对城市人民公社的组织规模和方法步骤作了一些不适当的规定,但未全部实行。城区共有75个居民委员会,4个港籍委员会,686个居民小组。

至1960年5月,城市分别成立3个人民公社,原石狮埠、苏家弄办事处合为珠山人民公社;原水上、太白园、麻石弄办事处合为昌江人民公社;原市郊为竟成人民公社。

同年9月30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104次会议决定,撤销浮梁县的建制,其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

1963年8月,中共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分别作岀决定,撤销城市2个公社的8个管理区,恢复太白园、麻石弄、苏家弄、石狮埠4个办事处。原珠山、昌江2个公社牌子保留,并按2个公社区划设2个街道工作委员会。到1965年,城市有太白园、麻石弄、珠山、石狮埠、郊区(1964年称此名)等5个办事处。各个街道的居民组织亦作了相应的调整,当年共有91个居民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城市各办事处、农村各人民公社的名称迭有变更,市内行政区 划亦多次调整。其中以1968年变动最大,经市革命委员会决定,27个社场合并为21个。1970年3月14日,城市成立景南、景北两区。南区辖太白园、昌江、东郊街道公社和竟成公社;北区辖石狮埠、珠山公社。1979年3月14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市属景南区改称昌江区,景北区改称珠山区,为县一级权力机构。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并将波阳县的站鱼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的境域划归景德镇市,10月16日正式移交。12月,对城区基层组织作了调整,昌江区辖太白园街道办事处计17个居民委员会,珠山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共154个居民委员会。同月,市人民政府将昌江区的昌江、里村、新厂、昌河街道和周路口街道所,辖的万年街、强家弄、牌楼里、小塘街、解放桥、金家弄、解放路、赛跑坦和毕 家弄居委会划归珠山区管辖;鹅湖区的古城公社、枫树山林场,珠山区的朝阳、先锋垦殖场 划归昌江区管辖;南安公社黄泥头大队、新平公社洋湖大队9个生产队,划归昌江区竟成公社管辖;周路口街道原有的浚泗井、秀水桥、魏家弄和杨家坞4个居委会划归昌江区太白园街道办事处管辖。同时将新平公社洋湖大队所辖的坂上、马路上、竹窝、洋湖街、洋湖冲5个自然村,共10个生产队划归昌江区竟成公社管辖。

1984年3月到10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开展政社分开建乡工作,共建乡人民政府50个(其中昌江区5个、鹅湖区9个、蛟潭区13个,乐平县23个),镇人民政府1个(属乐平县),基层政权建设重新走上了正轨。

市城区街道机构经过调整,共有10个街道办事处,194个居委会,1367个居民小组。

1984年景德镇市街道组织设置情况表

街道办事处名称

居民委员会名称

居民委

员会数

居民

小组数

石狮埠街道办 事处(驻青石街44号)

半边街、韦陀桥、徐家街、大弄口、玉字巷、太平巷、朝阳巷、 侯家弄、樟树弄、中渡口、新安巷、通津桥、风景路、老门头、 薛家坞、雷峰寺、发电厂、更生弄、五龙庵

19

139

西郊街道办事 处

(驻河西胜利岭

52号)

公园路、森林公园、哪吒庙、刘家岗、吕蒙陶瓷装饰材料厂、 官庄、胜利岭、东风坦、十八渡、油榨套、汪王庙、汽车站、石 岭、三闾庙、亭子下、历尧、光红、丁家洲、胜利器材厂、凤凰 山、蟠龙岗、一心桥、新风路、潭家山、红旗瓷厂、华风瓷厂、 昌明无线电厂

27

106

珠山街道办事 处(驻中华北路19号)

方家弄、程家上巷、毕家下弄、毕家上弄、莲花塘、木鱼墩、 程家下巷、彭家上弄、莲社路、迎瑞弄、龙珠阁、龙缸弄、祥 集上弄、祥集下弄、小苏家弄、莲花岭、苏家坂、许家弄、迎 祥弄、五龙桥

20

120

昌江街道办事 处(驻中山南路

159 4)

花园里、小桥上、勤俭上岭、桂花弄、老弄口、沿河路、江家 弄、麻石下弄、涂家坦、塘墙填、再胜下弄、五间头、青云巷、 戴家弄、董家下岭、再胜上弄、里仁弄、富强下弄、瓷器街、 驰马弄、大黄家下弄、太平弄、陈家上岭、钟家弄

24

149

周路口街道办 事处(驻中华南 路307号)

毕家坦、小塘街、强家弄、牌楼里、赛跑坦、解放桥、解放路、 万年街、金家弄、云谷巷、十八桥、八角井

12

64

昌河街道办事 处(驻昌河中 路)

花园路、芙蓉路、体育路、杨梅路、林园路、友谊路、昌河东 路

7

74

新村街道办事 处(工人新村东 路43栋附1号)

棉花坞、前进、百花、西路、邱家坞、洪家山、新峰、火石坞、 向阳岭、尖嘴塘、腊梅山、中路、新桥、新兴、夜叉坞、茶叶 坞、莲花山、八面山、白蛇坞、白眼井、新民、新华、二院、社 公庙、昌虹、东路、凉山树下

27

140

太白园街道办 事处(驻中华南 路307号)

浚泗井、秀水桥、杨家坞、魏家弄、绣球弄、千佛楼、玉路弄、 花园里、小路园、西瓜洲、戴家弄、陈家弄、烟园里、狮子弄、 珠弄里、落马桥、工农街、曙光村、饶州弄

19

143

里村街道办事 处(驻马鞍山路

127号)

水泥厂、站东、宇宙瓷厂、陶机厂、老鸦滩、童街、后街、前 街、新风巷、八卦山、马鞍山、朝阳路、曙光路、铁路新村

14

93

新厂街道办事 处(驻新厂西路

126号)

为民、老厂、新厂、樟树下、陶研所、陶院、印机总厂、六0二 所、三宝蓬、瓷用化工厂、五二三厂、耐火、雕塑瓷厂、茅家 坂、三六厂、曹家岭、景陶、景华、黄泥头、地铁、色勘、下窑、 三院、一中、李家

25

339


第二节郊区

景德镇市郊区,大体上为原浮梁县区域。1985年,包括蛟潭区、鹅湖区及昌江区的大部分。古制,县以下行政区划,唐宋为邻里制,金元为保社制,明清为保甲制。境内区划,有文字可稽的明清以乡、都、图为单位,民国时曾推行村、里制和办自治会,后又改为区、乡、镇,下设保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保甲制,改设区、乡(镇)、村,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县以下设区、公社、大队、生产队。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

康熙、乾隆、道光版《浮梁县志》所记,县以下区划大致相同,变化不大。现录乾隆四十 八年版志书所载:

县城(今旧城)东南西北四隅,共有14图;县以下共有10个乡,56个都,103图。

福西乡辖四都。其中上义都领图四,樵溪都领图二,陇源都领图二,下连都领图二。

兴西乡辖四都。其中里仁都领图五,镇市都领图一,湖田都领图二,长夢都领图五。

安西乡辖八都。其中星槎都领图一,鱼步都领图三,彭村都领图二,上卢田都领图一, 下卢田都领图一,居仁都领图一,黄坛都领图一,兴里都领图一。

安东乡辖五都。其中益源都领图一,三里都领图二,涪溪都领图三,上梅田都领图一, 下梅田都领图二。

福东乡辖四都。其中福义都领图一,上西部都领图一,获口都领图一,新安都领图一。

寿安乡辖七都。其中下义合都领图一,上长源都领图一,下长源都领图一,常尚都领图一,安田都领图一,南村都领图一,长山都领图二。

兴东乡辖二都。其中辛合都领图二,历降都领图一。

锦绣乡辖八都,其中丰田都领图一,锦义都领图一,义合都领图二,劝义都领图二,新 田都领图二,兴义都领图一,仁寿都领图一,新正都领图三。

化鹏乡辖七都。其中杏口都领图二,侈溪都领图二,腾凤都领图三,法京都领图三,儒 林都领图二,引京都领图二,兴福都领图二。

新定乡辖七都。其中杭溪都领图二,大惟都领图一,西里都领图二,城门都领图三,长 安都领图三,长宁都领图二,梓舟都领图三。

此外,除景德镇外,尚有桃墅镇,在梓舟都,曾设巡检司,后移驻大惟都(勒功),乾隆间移驻景德镇。

当时的关市则有三关、八市,三关即北关、田西关、水南关,均归上义都辖。八市即湖田 市(在湖田都),塘下市、湘湖市(在下义合都),墩口市(在福义都),臧湾市(在上西部都), 界田市(在新田都),勒功市(在大惟都),流口市(在法京都)。

清末,行政区划略有变化,据宣统元年(1909年)《江西全省舆图》所载,全境共有2个镇、15个羽(街)、11个乡。(县志所载各市街距县治里程与此略有不同)

民国乏初,沿袭清制。18年(1929年)成立地方自治组织,其区、保联、保、甲组织的设置已如“城区”内所述。各区驻地:一区驻景德镇,二区驻南乡湘湖村,三区驻东乡臧湾,四 区驻西乡南溪桥.,五区驻北乡勒功街,六区驻峙滩。其中保甲户数记述较详细的如民国30年(1941年),浮梁(除景德镇)共有18乡,160保,1163甲,12873户。

宣统元年浮梁县镇、市、街情况表

名称

方位

设置

名称

方位

设置

景德镇

 

 

大惟铺(市)

城北70里

旧有巡检驻防

倒湖镇

城东北110里

有盐卡

即勒功街

后移驻景德镇

与祁门县互界

桃墅店(市)

城北86里

旧有巡检驻防

寻移驻大惟铺

又移驻景德镇

墩口市

城东36里

 

臧湾市

城东52里

 

石鼓滩(市)

城东北24里

 

湘湖市

城东南21里

 

舍埠街(市)

城东北24里

 

塘下市

城东南48里

 

流口市

城东北59里

 

湖田街(市)

城西南33里

 

界田街(市)

城东北64里

 

卢田市

城西北44里

 

东埠街(市)

城东北74里

 

李坊市

城北50里

 

镇埠街(市)

城东北105里

 

 

宣统元年浮梁县各乡方位及辖村情况表

名称

方位

所 辖 各 村

福东乡

城东

林村、程府前、江家、铁柱桥、上京山、五家巷、寿溪、龙潭、石牛山。

锦绣乡

城东

鹅公滩、鄱源寺、程村、彭冲坞、南风岭、蒙岭、桐源、杨港、曹村、锦 溪、横槎、桥坡、螺娜墩、高岭、金鸡石、勺溪、白水;梅村窑、寺前、三 墩、三银碗。

化鹏乡

城东

明溪、梅湖、侈滩、柳木、储田、新居、新源、金家坞、杨村、龙潭、儒林、 金盆里、曲口、英溪、英口、兴田、陈村、韩源。

福西乡

城北

大石口、老校场、盐仓头、文昌庵、三闾庙、高沙、百思岭、昌江口、汇 水、王港、汪家山、下连。

安东乡

城北

会仙石、建师港、槐里、叶村、方村、铁伊段、磨刀港、没潭、九股樟、金 家、兴化寺、郎溪、坑头、蛟潭、新桥、喝盈桥、官桥。


名称

方位

所 辖 各 村

新定乡

城北

冯家坞、鸦桥、鸡公桥、神坛、吴村、金钱港、査村、港北、港口、状元 港、西湾、城门、潭下、乞儿滩、青石滩、夏田、石斛、沧溪、方家坞、凌 村港口、苦竹岭、郑村、中洲、严岚、潘村、高陂、大湖、江村、良河口、 柘坪、茶培岭、府前、叶坑、宗流坑。

安西乡

城西北

桂湖桥、界首、新桥、大演、罗家滩、洪源、三龙、石溪渡、西冲、塘头、 里王坞、洗马桥、焦坑、王村、水西、南坑桥、西水、黄坛、柏树下、龙 潭、郭源、斜溪。

兴西乡

城西南

李村、黄泥渡、金花桥、宏济桥、小港嘴、市埠渡、官庄、山背、长罗、西

寿安乡

城东南

桃村、徐村、龙田、西湾、茶塘、高视渡、查村、陈村、小游山、柳家湾、 朱陂头、南村岭、仙槎、银坑坞、沙土山。

兴东乡

城东南

江村、黄坛、水龙口、利济、东流、界首、鲤鱼桥、历降段、桃红坑、黄沙 坑、小花桥、双源、大坞里

 

南安乡有8保,73甲,1026户;寿安乡有11保,68甲,687户;里仁乡有8保,56甲,621户;新平乡有5保,36甲,504户;墩口乡有9保,75甲,851户;天宝乡有7保,53甲,634户;东埠乡有10保,94甲,1044户;瑶里乡有12保,81甲,751户;三龙乡有14保,100甲,1159户;南溪乡有10保,64甲,746户;福西乡有10保,79甲,837户;乐农乡有6保,41甲,453户;全民乡有8保,56甲,627户;桃墅乡有10保,67甲,672户;新政乡有10保,62甲,625户;峙滩乡有7保,48甲,518户;兴福乡有9保,69甲,701户;冠石乡有6保,41甲,417户。

1949年,浮梁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5月1日成立。先后属于乐平、浮梁、上饶地区管辖。1958年10月划归景德镇市管辖,1960年撤销县制成为市郊区。

县以下行政区划变动,1949年为5个区,区机关分设在湘湖街、鹅湖、旧城、三龙、经公桥,沿旧制共有17个乡107个村。10月增划为7个区。以后迭有变动。

    1957年7个区35个乡(不含市属7个乡)

1958年11月,浮梁县调整行政区划,撤销鹅湖、经公桥、峙滩3个区公所,将全县35个乡,157个农业社、垦殖场合并为10个乡,建立10个人民公社和5个垦殖场,实行乡社合一。

1958年浮梁县各乡、社对照表

乡名

人民公社名

所辖主要村庄

乡名

人民公社名

所辖主要村庄

南安乡

跃进公社

南安、东安、北安、兰田

寿安乡

飞跃公社

朱溪、柳溪、鸿兴、寺前

鹅湖乡

红旗公社

鹅湖、天宝、东埠、朱锦、 臧湾

坑口乡

丰收公社

坑口、石鼓、三礼以上地 区

新平乡

东风公社

峙滩、旧城、坑口、高沙渡 南部地区

三龙乡

高峰公社

罗家、福港、三龙、南溪、 大洲、及大洲以下地区

西湖乡

卫星公社

西湖、桃墅、茶源

全民乡

上游公社

全民、新仁、乐农

勒功乡

曙光公社

勒功、流口、江村

兴福乡

幸福公社

锦峰、兴福、龙溪

万寿山 垦殖场

 

蛟潭和大洲的龙潭以上、

胡宅、梅源

浮东 垦殖场

 

长岭、瑶里、赵顶山、浮东 矿

九龙山 垦殖场

 

楠木田、江兆、青山元、刘 田、查村、前峰

枫树山

垦殖场

 

洋湖、南山

注:万寿山垦殖场及浮东垦殖场保留乡的名称,浮东同时保留矿的名称


I960年设蛟潭、鹅湖2个区公所。1964年改设鹅湖、蛟潭、经公桥3个区公所,同年撤销。各乡(人民公社、垦殖场)经多次调整,到1964年,有储田公社(储田乡)、黄坛公社(黄坛乡)、福港公社(福港乡)、江村公社(江村乡)、峙滩公社(峙滩乡)、兴田公社(兴田乡)、西湖公社(西湖乡)、经公桥公社(经公桥乡)、三龙公社(三龙乡)、罗家垦殖场(罗家桥乡)、洪源公社(洪源乡)、万寿山垦殖场(万寿山乡)、九龙山垦殖场(九龙山乡)、新平公社(新平乡)、竟成公社(竟成乡)、鹅湖公社(鹅湖乡)、寿安公社(寿安乡)、坑口公社(坑口乡)、瑶里公社(瑶里乡)、臧湾公社(臧湾乡)、金竹山垦殖场(金竹山乡)、枫树山垦殖场(枫树山乡)。

到1965年,市区农村行政区划经调整后,共有23个社场,实行乡社合一,统一乡社名称。

1965年市郊区行政区划共有22个人民公社,1个国营垦殖场。22个公社为鹅湖人民公社,驻鹅湖滩;天宝人民公社,驻盛家墩(由鹅湖公社划岀天宝、柳溪、潘村、邓村、张村5个生产大队组成);瑶里人民公社,驻瑶里;兴田人民公社,驻兴田;金竹山人民公社,驻小 源;坑口人民公社,驻墩口;经公桥人民公社(原名全民公社),驻经公桥;江村人民公社,驻 江村;西湖人民公社,驻西湖;储田人民公社,驻储田;三龙人民公社,驻三龙;洪源人民公 社(原名罗家公社),驻罗家滩;黄坛人民公社,驻黄坛;峙滩人民公社,驻峙滩;新平人民公 社,驻旧城;南安人民公社,驻湘湖;寿安人民公社,驻朱溪;福港人民公社,驻广明堂;枫树 山人民公社,驻枫树山;万寿山人民公社,驻蛟潭;罗家桥人民公社,驻罗家;臧湾人民公 社,驻臧湾;一个垦殖场为九龙山垦殖场,驻勒功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乡社及垦殖场有较大变动。1968年9月,将27个社场合并为20个。具体调整是:枫树山垦殖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入竟成公社;罗家垦殖场和市 良种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入洪源公社;金竹山公社的小源及曹村大路以下地区,臧湾的 右村、王家港、砖桥、朱家场等大队和天宝公社并入鹅湖公社;臧湾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并入 坑口公社;福港石鼓以下的大队并入新平公社;原市委芦田农场和黄坛公社并入三龙公 社;蛟潭垦殖场的集体所有制部分和福港的洛溪以下地区,储田的庙前、兴化、前进、新家 园大队并入蛟潭公社;九龙山垦殖场的勒功街、前峰、查村3个大队和储田公社并入红卫公社;福港公社的茅村、小源及伏牛岭以上地区并入峙滩公社;九龙山垦殖场的集体所有 制部分并入江村公社;金竹山公社的桃岭、楚岗及曹村大路以上地区并入兴田公社;臧湾 垦殖场全民所有制部分、青年垦殖场、毛家山分场并入枫树山林场,并下设实验林场、白石 塔林场、浮西林场、浮东林场、园林场、洪源林场、黄泥头林杨、苗圃场;良种场全民所有制 部分、原市人委阳府滩农场、原市委毛家坂农场、原商业局柏树下农场、原建筑公司大岭农 场、原民政局石岭农场、原农科所试验场并入罗家农场;原蛟潭垦殖场全民所有制部分并 入九龙山垦殖场。其他如南安公社、寿安公社、瑶里公社、西湖公社和军管农场不变。

1971年1月5日,成立东区、西区。东区机关设在臧湾,辖南安、新平、枫树山、鹅湖、 臧湾、瑶里6个社场。西区机关设在蛟潭,辖三龙、蛟潭、九龙山、兴田、江村、罗家、洪源、峙滩、红卫、西湖10个社场。

1972年11月,调整社队规模,恢复金竹山、渭水、寿安、黄坛、福港5个公社。1]月9日,撤销景东区、景西区。

1973年3月,将原竟成公社的古城、历尧、官庄、二亭下、石岭5个大队划岀,组成古城人民公社。同时,在河西成立西郊人民公社,下设十八渡、东风坦、汽车站、胜利岭、新华路、三闾庙、陶金岭7个居民委员会。

1975年8月11日,恢复成立景东区、景西区。东区机关设在鹅湖,西区仍在蛟潭。1980年4月,东区改称鹅湖区,西区改称蛟潭区,为县一级政权。1981年,农村共有2个区、20个人民公社、172个大队、1929个生产队、9个垦殖场。

198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开展了政社分设建乡工作。市郊农村共建有27个乡、250个村民委员会、1965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8个居民小组。

1984年乡、镇、村情况表

乡、镇名称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名称

A

村民委

员会数

村民

小组

说明

湘湖乡

(驻养麦岭)

进坑、盈田、湘湖、陈家販、双凤、灵安、林场、洞口、东安、 前程、北安、长源、西安、兰田、古田

15

94

 

寿安乡

(驻柳家湾)

鸿兴、丰旺、宁厂、朱溪、西溪、柳溪、灵珠、月山、东明、仙 槎

10

122

 

新平乡

(驻东江桥)

金竹、茶培、查大、新平、韩村、南城、杨家坞、韩源

8

55

 

王港乡

(驻童家坂)

高沙、王港、金山、坑口、港口、河源、渭水、墩口、马源坞、 岐源坞

10

52

 


乡、镇名称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名称

村民委 员会数

村民

小组

说明

臧湾乡

(驻臧湾)

午家项、臧湾、马家、仓下、古铜桥、寿溪、大舟、施家村

8

93

 

鹅湖滩乡 (驻鹅湖)

东埠、界田、朱锦、桥溪、京山、史湾、査坑、高坑、南泊、鹅 湖

10

.

165

 

天保乡

(驻盛家墩)

潘村、盛家墩、柳溪、张村、邓村

5

53

 

瑶里乡

(驻瑶里)

寺前、长明、罗源、梅岭、汪胡、白石塔、内瑶(村民委员 会)、瑶里(居民委员会)

7

69

居民小组

3个

金竹山乡

(驻小源)

集源、曹村、桃岭、茅坪源、楚岗、小源

6

55

 

创业垦殖场 (驻杨家庄)

杨家庄、桥头

2

18

 

洪源乡

(驻罗家滩)

洗马、江家、洪源、桂花、李家、鸣山、大垄、方家、罗家、宝 石

10

78

 

罗家乡 (驻康乐山)

程家、高墩庙、铁炉

3

16

 

三龙乡

(驻三龙)

杨村、芦田、三龙、双蓬、东山、杨家店、盘溪

7

47

 

黄坛乡

(驻黄坛)

中堡、东港、板坑、港口、七甲、黄坛、南溪、吴家

8

83

 

福港乡

(驻广明堂)

芳村、涪溪、洛溪、舍埠、建溪、官中、胜湖、石鼓、林场

9

49

 

兴田乡

(驻兴田)

兴田、城门、方家坞、潭口、朱家、锦里、虎山、程家山、天 晓山、黄金山

10

79

 

储田乡

(驻储田桥).

金家坞、新田、新家源、曲阿里、储田、柳溪、东风、茶场

8

39

 

江村乡

(驻江村)

严台、诰峰、中洲、江村、沂溪、沽演、槎口、柏林、石潭、新' 庄、儒林、林场

12

84

 

经公桥乡

(驻经公桥)

梓里、源港、港口、茶场、经公桥、岐田、鸦桥

7

64

 

峙滩乡

(驻峙滩)

长征、侈溪、梅湖、峙滩、龙潭、流口、清溪、英溪、小源、明 溪.

10

107

 

蛟潭乡

(驻蛟潭)

胡宅、梅源、南村、礼芳、芹坑、兴化、蛟潭、洪村、外蒋、湖 里、金家门、万寿寺、农科所

13

117

 


乡、镇名称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名称

村民委

员会数

村民 小组

说明

九龙山乡

(驻杨家販)

査村、仓溪、前峰、勒功、石溪、长滩、白茅、杨家販

8

41

 

西湖乡

(驻西湖)

柘平、西湖、播溪、合源、茶宝、桃墅、杨石、牛石、府前、西 溪

10

28

 

竟成乡 (驻里村

后街)

樊家井、小港嘴、洋湖、青塘、昌江、三河、河西、方家山、 前街、后街、童街、湖田、新厂、三喩、银坑、黄泥头、新村

17

112

地区内有国 营西郊垦殖 场3个分场

旧城乡

(驻旧城)

莲花、教场、大洲、旧城、白塔、茶培、渡口

7

47

 

站鱼山乡

(驻鱼山镇)

鱼山、凤岗、慈义、新柳、新桥、徐坊、留阳、枫林、芦源、良 港、礼城、吕蒙、徐湾、上徐、江联、丰田、余家、古田、关 山、洪家、山田、联村、金桥、利阳、港南

25

157

 

吕蒙乡

(驻许家岭)

古城、官庄、历尧、二亭、石岭

5

41

品区内有国 車枫树山林 场8个分场

荷塘乡

(驻童坊)

仓下、杨湾、山门、童坊四个分场

 

 

国营垦殖 场建乡不 设村委会



举报收藏 0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