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4月19日上午,宜春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彬彬在宜春市《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力促江西绿色生态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宜春市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监测和水土流失普查数字,宜春市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96年高峰值3132.27平方公里,减少到2020年1918.09平方公里,减少了1214.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6.74%下降到10.25%,减少了6.49个百分点。水土保持率位列全省第二。
据悉,近年来,宜春市水利局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等手段对项目水土保持立项批复、施工过程、水保监测、水保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监管。2019年起水利部、省水利厅、市本级共开展了8次区域遥感监管,采取“天上看、地面查、现场核”的方式,遥感解译出来疑似违规图斑3589个,经现场复核,全市认定并查处违法违规项目318个。据悉,共下达督办函406个,立案查处10起,约谈监管项目3个,实施信用惩戒项目2个。全市共批复405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监督检查560余次。
自2011年3月1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宜春市每年市本级及各县市都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活动,采取发放宣传手册,展板、标语、电子屏,短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法。倡导全社会保护水土、关爱自然,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2021年,靖安县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仅有4个县获得此项荣誉。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要求,2021年奉新县中堡港综合观测站申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袁州区等地大力推行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打造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做到水土保持与油茶经济效益“两不误、两提升”。靖安县、铜鼓县等地通过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富民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美、百姓富、生态优的目标,老百姓实实在在分享到了生态建设的“红利”。(王萍/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