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庐山市委、市政府“重塑庐山旅游新辉煌、谱写赶超发展新篇章”目标,加快建设“山湖联动、农旅融合、特色宜居、和谐幸福”魅力新海会,4月28日,以“畅游山水海会,尽享魅力风光”为主题的全媒体采风活动在海会镇举行。
▲海会镇全景
近年来,海会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立足“旅游主导产业,发挥山湖联动、农旅融合优势,做靓庐山东大门”发展定位,围绕“名山、名湖、名茶、名瀑”,做好产业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全力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庐山画卷。
▲三叠泉景区
突出生态“底色”——发展全域旅游,将优势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海会镇生态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组成部分,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境内有山“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有巍峨雄奇的五老峰;有神斧之功的九叠屏;有“江南九寨沟”之称的碧龙潭景区;有农旅结合的庐山·鄱湖湾景区;有民国文化遗址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是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
然而,这些坐落在海会大地上的一个个美景,却如散落的珍珠,尚未串联成美丽的项链。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下,如何串珠成链,发挥山湖联动、农旅融合的优势,让市民游客能来一次酣畅淋漓的经山历海之旅,让海会成为郊区游的首选地、自驾游打卡点。海会镇全域旅游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海会镇始终把“旅游+”“+旅游”理念贯穿全域旅游全过程,按照“山上做明珠、山下串珍珠”的思路,以项目建设、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景区旅游、城区旅游、乡村旅游“三箭齐发”,加快旅游产业“二次创业”。以环山旅游绿道为轴线,全面释放沿山旅游资源;提升农业水平和服务品质,将农业资源变旅游资源,农业产品变旅游商品;发展特色乡村体验游,实现“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海庐茶博园
彰显建设“亮色”——坚持精致精品理念,打造“百村示范”
海会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点线面”结合,“规建管”统筹,大力推进“百村示范”工程。
彭山村位于海会镇北端,东临鄱阳湖,西倚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庐山市的北大门、进城第一村,环庐山旅游绿道起点,是省定“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为融入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彭山村被列入2022年庐山市乡村振兴“百村示范”第一批示范点。
经过“百村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彭山村的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村庄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有效地挖掘乡村资源价值,推进了彭山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乡村产业,完善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的功能布局,形成镇、村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打造城乡联动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增收致富。
▲庐山鄱湖湾风景区
筑牢发展“本色”——“农旅融合”成就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道
海会镇依托“国家级特色小镇”金字招牌,坚持围绕旅游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精品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通过以三叠泉、碧龙潭等传统自然景区为支点、以鄱湖湾景区等为延伸,全镇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游客在以传统景区精品游聚集的同时不断向沿湖景点、新兴景区腹地延伸,改变了海会传统的“半日游”,旅游产业链不断增强,第三产业消费更加丰富,市场影响力日益攀升,全年旅游人次突破六十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000万元。
▲庐山三叠泉·舍精品民宿
全镇联动、全域推进。海会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以庐山云雾茶特色品牌为支撑,不断发展壮大传统茶产业,做大做强已有的“庐囍、忆恋”等云雾茶品牌。大力发展茶叶、云雾茶体验制作等体验项目,全镇农业特色观光游得到深入发展,海庐茶博园、忆恋生态园、燕窝之春农庄等已成为九江市区周边周末乡村游的首选地,年旅游突破10万人次。庐山国际研学营地顺利投入市场,已接待研学3万人次,弥补了庐山山下规模化研学产业空白,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了庐山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了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有效推动了庐山环山文旅事业发展。
旅游景点的百花齐放,成就了海会全域旅游之道、农旅融合之道、乡村振兴之道,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品位和品质,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海会镇山湖联动、农旅融合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