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13687906088 报料邮箱:1020649917@qq.com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江西省“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名单,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周于凡入选2022年江西省“最美医生”。该活动自6月启动以来,经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共有15位2022年江西“最美医生”,15名2022年江西“最美护士”入选。
周于凡(左)在工作中 摄影 方童
周于凡,民建会员,1966年3月出生。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抚州市政协常委,先后被评为抚州地区“杰出青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抚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市政协委员,抚州市医学学科带头人,抚州市名医,援沪医疗队抗疫标兵。获市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江西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整合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抚州市医学会神经外主任委员。1989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系,至今已34个年头,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已经成长为全市神经外科专业的领军人物,带领抚州神经外科打破了老套落后的困局,将全市神经外科领上了全新的快速发展之路。
学医之路
参加工作以来,周于凡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好病人作为个人的信条,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成长为让患者满意和信赖的好医生。信念驱使着他在学医之路上不断汲取,不断探索。周于凡工作的早年,抚州的医疗技术发展局限性还很大,当时的脑外伤病人,如果并发癫痫,死亡率很高。看着不少脑外伤后癫痫病人,家庭悲剧的反复上演,他十分的煎熬和痛苦,秉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执着,凭着不轻易认输的楞劲,不轻易相信大家所讲的没有有效办法,来制服脑外伤并发癫痫病人死亡率高的顽疾。在医疗咨询缺乏、医疗讯息不畅的情况下,借助于各种医学书籍,不断推敲、分析,从小剂量点滴使用安定注射剂开始尝试,终于摸索总结出用“安定持续点滴”的办法,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治疗手段,彻底解决了抚州脑外伤并发癫痫患者死亡率高的顽疾。尽管现在看来是十分普通、十分常规的救治办法,但对于一个毕业仅几年的年轻医生来讲,在没有成熟的资料借鉴、没有前辈的经验指导,能彻底解决困扰全市神经外科各级医生多年的大难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和成果,挽救不少这类患者的生命,是难能可贵、十分不易的,对他个人的鼓舞和激励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他的医生成长之路促进之大,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在医学之路上不断进取的决心和勇气。他对患者的关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1995年被抚州地区团委评为“杰出青年”。
专业成长
抚州神经外科的特点是危急症抢救患者多、晚上和节假日病人多、手术时间长,大家在休假、在睡觉休息的时候,往往就是神经外科医生们最忙、最辛苦的时候。十四年前作为科室主任的周于凡,不敢奢求有完整的节假日,不敢奢求正常的睡眠。睡梦中只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惊坐起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有关患者的信息、生怕耽误任何一个患者的救治。和朋友们的相聚的时候,往往他都是开心气氛的搅局者,时刻做好了赶赴医院、赶赴手术室的准备,周围的朋友们调侃“全世界就你最忙!”。能安心享受一个完整的节假日、重要的节日能和家人们吃上一顿完整的团圆饭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2004年,健康报上的一则招生简章深深吸引了他。中国首个医学专业学院、北京神经外科学院(依托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招收第一届学员。能够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见识一下,是多少神经外科人的向往。为了把握住这难得的招生机会,离开校园已十五年的周于凡将厚重的专业书籍反反复复学习,付出也是值得的,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他有幸成为北京神经外科学院首届高级研修班的十名学员之一,在全国近一百名考生中成绩第六。到了学院才知道,大部分考生都是研究生学历,他是年纪最大、学历最低的学员。在为期一年学习中,他每天待在病房、实验室、教室、手术室。天坛医院的老师们为学员提供的是全方位打磨、培训,每一次的授课、训练指导、查房讲解、尤其是手术操作,对于周于凡来讲都是十分宝贵、不容错过的。一年下来,得到王忠诚教授的亲自教诲、学成归来的他的变化是显著的。接着,经过考试又被单位选送到日本东京大学昭和病院神经外科学习,正是这些宝贵的学习经历,让他在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上有了质的提高,为他接下来在个人专业发展和抚州神经外科专业的发展谋篇布局,做了很好的准备。
回到单位后,周于凡带领的抚州市神经外科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极大的提高了抚州神经外科在全省的影响力。
援沪抗疫
2022年4月3日凌晨,得知有要参加上海抗疫的紧急任务,周于凡第一时间向组织表示自己可以率队出征、驰援上海,有决心带好队伍,夺取大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后胜利。
在方舱医院时,针对队内所经管病人出院流程不畅的问题,他反复到舱内实地考察调研,和队领导一起找出关键环节,多方协调沟通,打通了关节。看到队内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他反复强调再苦再累,都值得,也最欣慰。为了丰富方舱内的治疗手段,鼓舞队员和病友的精神,他布置抚州队率先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党员亮身份活动,还组织讲故事、听故事、唱红歌,举办新冠防控知识竞赛,医疗安全和防跌倒专题讲座,极大丰富了舱内的文化生活,患者们纷纷表示谢谢这群来自千里之外、江西抚州的大白们。
江西援沪医疗队前线指挥部对周于凡最大的“抱怨”是,他不能老老实实待在指挥部,总是要变着法子去到最前线。想来也是,万一他感染了,抚州队会是什么状况。但 ,不少问题就是他亲临前线才发现和及时处置的。G10病区一名九十多岁高龄新冠患者躺在病床上,表情痛苦,左下肢不能活动,周于凡查房时看到了老人,及时做出了股骨有骨折可能的判断。在非常时期、条件特殊的大环境下,行相关的检查十分不易,经多方协调、调度,经检查明确了是股骨颈骨折,使其得到及时的救治。周于凡在一线检查中,还发现了医院救治流程中的院感防控薄弱环节,不足之处得以及时改进补充,为整个江西的感染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援沪期间,队伍共收到感谢信50余封、锦旗4面,其中一面锦旗是这样写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锦旗的背后,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小孩感染新冠住进方舱医院的最无助时期,抚州队的队员们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帮助她和她的孩子度过最困难日子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朴实的日常工作、平凡话语,感动着特殊时期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感动着每一位患者,周于凡和抚州队的每一位队员从中也感受到了人间大爱。
周于凡说,几十年的从医之路,期间有过艰辛、有过坎坷,也有成长的快乐。在艰辛、快乐的医者之路上,会一直坚定走下去!(方童 何玲珍 )